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邱祖垂训文》曰:“若有向道之真心,当尊太上之法律,奈何门人不自觉,只图道教以度平生,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具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乃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便随外道有益,一致奸盗邪淫,损人利己,或荤酒赌博,坏教败宗,或烧炼假术,哄骗迷人,或信投旁门,毁谤正教,似此无赖,种种不堪,岂是正教之所为乎?且莫说尔等后学之辈”。每每读之,令人泪下,深感邱祖其用心之深,其道德之高尚,终身崇拜不已!以前无意写《道德经》中关于道佛两教的观点,怕有破坏宗教团结的嫌疑,但每次默念《邱祖垂训文》时,又觉得应该写这样的文章,读者及信众又迫切想知道,民之所欲,天地尚且从之,余认为正确对待道佛关系,真正的态度应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欺神不骗人,在不破坏宗教团结的原则下,把真实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信众,道佛两教甚至可以进行友好、善意的争论,就广大信众热切关注的问题。现截取几处《道德经》中关于道佛两教的描述,以(一)隐身无患;(二)道高无上;(三)下德不德;(四)十层之台为题,写出如下求教于道佛两教弟子及广大信众! 一、隐身无患 《道德经》第十三章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像大祸临头一样。什么是宠辱?宠是指褒扬、偏爱,宠欲人知,不是真宠,故宠为下。得宠或失宠就会惊慌失措,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惊慌失措及灾祸,是因为我有身体;若我没有身体,我又有什么灾祸呢!这就彻底指出了有身乃是患根,无身即可无患。吾人既已有身,如何才能无身?若是说灭身可以无患,而吾又何存?实则无身有术,即隐身之说。《道德经》是经典全生论著,全生包括内以养生延年,外以摄生驱患,此乃趋吉避凶、趋生避死之术,隐身乃摄生之术。佛家追求涅槃重生、灭身既无患;可见不得《道德经》之要义,仅此一处孰高孰低亦显而易见。所以将个人的利益融于天下,贵天下若贵其身,爱天下若爱其身,这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之。道教贵以身为天下,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托天下。道教是地地道道的华夏名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家园,也许正基于此,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今附上道教爱国经文一篇,其余不胜枚举,再此不赘述。上坛齐举步虚声,祝国迎祥竭寸诚。当日陈情金阙内,今朝香霭玉炉焚。皇图巩固山河壮,帝道遐昌日月明。 万民瞻仰尧舜日,岁稔丰登乐太平。香供养常清常静天尊! 《道德经》第十四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物,无象之物,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隐身“以目视而无色可见;以耳听而无声可闻;以手触摸而而无物可得。面对神奇“隐身”术惊叹不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共同构成了“隐身”术。在上不见皎皎之光明,在下而不觉昧昧之黑暗,连续不断很难描述,不是具体的物象。无形无状、无体无象,可谓恍惚。以上是对隐身状态描述,同时最后指出是谓恍惚,而不是真正消减,只不过是视觉、听觉、触觉失灵而恍惚之故。仅以视觉为例来说明,人之视线赖回授而觉,若能造成黑体,而所来视线全被吸收而不复返,则视之不见。因知其理因存,奥妙必有所指。“隐身”迎不到首,尾而随之不见尾。隐身属于摄生的范畴,执持摄生的亘古之道,就可以驾驭有形有象的事物。摄生术趋吉避凶、趋生避死。能够知道古代之事,是因为古今之事都在“道”的纲纪之内,跑不出“道”。 二、道高无上 《道德经》第十七章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辱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其言贵,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上乘的修炼,是知道他的存在,而不知道他的具体形态,修炼与无形之中;中乘的修炼,是日夜苦修;下乘的修炼,是肆意妄为,迷其真宗,忘其根本,以至凶败,必遭枯落之患。犹其言贵,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修炼成功了,不自以为成功,只有不断前进,继续不停的修炼,才能长期巩固,精气自然流通,不可以追求某种景象的产生或特异功能的出现。老子在这里把修炼者分为几个层次:最上乘是道家;其次类似佛家;再其次类似法家。佛家把占卜、算命、预测、看风水、看相、合姻缘这些职业都看做“邪命食”;道家讲究乐天知命,趋吉避凶,提倡用道学帮助人解脱灾难,认为这是积德行善,功德圆满可以修道成真。佛家竟以破坏因果循环之名,将道学职业列为不正当职业。由此而见,道跟佛在本质上并不是一家,甚至还有相互排斥的一面。老子主张道家为上是有一定的积极现实意义! 三、下德不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的意义体现在德这个字上,而不是向某些注释所述道表现出来为德,左边双人为性命双修的意思,右下边一心为道心,右上边四为道有四层意思即老子全生之道、天道、地道、人道,十为时间和空间、时空统一即不断修炼巩固之意,即使修道成功了也不以为成功,通过不断地巩固练习使成功不消失。德字的上面四和十不是德的全部,但是真正的德,贵义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德字上面包含下面一心即道心为修性,即有道心又有道行,性命双修所以是有德;德字下面一心为只有道心而无道行,道心只是道的基础组成部分,不是真德。上“德”顺宇宙之道不另有所为,不做有局限性为之,下“德”有道心无道行故无为,道心即追而求之即德故有以为,人心本善,只要良知未泯即有道心;上“仁”做善事只为了顺其本性,没有具体目的,上“义”做善事要有所虑,即因时因事因人,上“礼”讲求礼尚往来,若来而不往,则撸起胳膊强行拽人,怒其不懂礼,强迫人们去遵守。所以,实在做不到“道”就追求德,实在做不到“德”就追求“仁”,实在做不到“仁”就追求“义”,实在不不到“义”就追求“礼”,“礼”的出现说明“忠信”非常稀少,乱的开端出现了。自认为观念比世人超前,其实得到的只是“道”的某些低级表现,陶醉于此是愚昧的开始,所以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居于厚实的“道”,要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要表面的花架子,总之,不要沉溺于“道”的低级表现形式,而要“道”本身。本章老子怒斥了那些只修性不修命的观念,修性只是修道的基础即道的低级阶段。老子的思想是朴素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老子认为只修心的学问,乱认心性,使人走向虚伪和做作,是愚之始。只有道心而无道行是修不成真道的,只是道的花架子,此即阐述了道教与其余诸教的区别。余从几位佛教界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只要能够一心向善,并不断积德行善就能修佛成真,但道教看来这只是下乘的修炼之法,《邱祖垂训文》曰:“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铺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推慈悲之本,绝坚贪之意,或周济贫苦,低下为心,尊师敬友,接待往来,爱老惜贫,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转化为人,得生富贵之家,一生受用无穷,岂不快哉”。 四、十层之台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中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治国、谋事、修身亦然应注意:在安静之心,未兆之先,脆弱之际,微小之期,未发生、未动乱之时,防患于未然。局面尚平静时容易把握,事变尚未显露时容易谋划,尚脆弱的事物容易分解之,尚微小的反叛容易驱散。要在不安定的因素没有发生之前提前预防,要在动乱还没有出现时主动采取治理措施。事之难易,动之吉凶,乃由时间、空间、自身行为所构成,“其未兆易谋”、“治之于其未乱”,知见所及者,则可自决之,盖卜以决疑,迫切欲决者,则可用“连山、归藏法”以观天人合一之示,以明去取刻期趋避,此处将“连山、归藏”的应用。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毫末长成的;九层以上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远行,是一步步走才能到达。不顺道而行,会失败。所以圣人用“连山、归藏法”以观天人合一之示,所以不会失败,不在“道”外妄做,所以没有过失。民众做事往往是,在事业上走几步时,就沉溺于眼前成果不前,使事业功败垂成。如果做事慎始慎终,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追求的就是民众无求的,不珍视难得的财货,圣人所学习的是一般人不可能学到的,可圣人所学恰能弥补众人之不足,圣人赞誉万物的自我化育,不敢于自然之外另有作为。三、六、九表示多,不用三和六是怕引起歧义,而说九层之台,可见老子之谨慎,九层之台肯定高于九层。夏、商、周时,古宅、亭台、殿阁、庙堂之高者不过之数,因古人论凡间为六,是说人在六道轮回也,佛教的为七层之塔,道教认为但唯有建高塔者亦有高越九层之上,首层为甲、二层为乙、六层为己、九层为壬、十层为癸,十一层为甲甲,这样的顺序而成层楼天干理论,周朝太卜就掌握这门学科。可见佛教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只要脱离六道轮回即可,道教要修道成仙。我国考古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谷物,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却惟独没有发现较大的建筑群。这是因为,中国的风水学认为土木结构的房屋对人体是最有益的,并且在尺寸上也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越大越好,“实大则气散”所以卧室一般不能大于九平米,即是帝王也不例外。高大的古代多木建筑,历经战火中一般都难以幸免。 结束 上述观点只是《道德经》中的几处重点讲述道佛关系的章节,当下不少佛教弟子开始研究道教经典著作,更验证了道比法大,说明佛的境界已满足不了他们,开始向道的层次进军。个人认为,实在修不了道,可以修法;实在修不了法,可以学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没有经过术、法而直接修道的未必就比修法、学术的高明多少,修行修到最后肯定是在道的层次上,因而学术的人最多,修法的次之,修道的最少,道最难修,佛教、术数更加贴近和适合广大信众的修行,余仅把《道德经》中的观点,如实地汇报给读者及广大信众,所写纯属个人所悟,不代表道教立场,悟所不及,切盼道佛两教弟子及读者大众不吝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