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人心却并未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获得相应的满足与提升,相反,个人的心灵世界反而越来越贫乏、空虚,甚至感到不安与恐惧,尤其是随着社会结构变迁加快,在旧的社会道德不被重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信义和平),新的社会道德尚未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际,人们沉迷于对财色、名利的追逐,在“财富至上”、“金钱万能”、“笑贫不笑娼”的论调中,人心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道德沦丧,价值观偏差,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认知出现误区等问题接踵而至,人人活在一种不安定的情绪当中,人人都在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下滑的危机越演越烈。
伴随着这场危机的出现,不仅个人出现问题,个人与个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是各民族宗教信仰之间都出现了各种问题,从每天的报纸与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有关暴力、凶杀、色情、八卦、乱伦、战争、贪污腐败、宗教冲突、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等等有关天灾人祸事件的报道。所有的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人心的健康,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大众的良知,彰显社会的公理,使社会风气得到端正,民风重归于淳朴,让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呢?笔者以为,诸多问题都与一颗有病的心灵有关,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从“心”开始,不仅要让每一个个体的心灵得到安顿,更应该实现心灵的环保。
世人常言:儒以治世,佛以治心,道以治身,似乎只有佛家才重视如何治理个体的心灵,事实并非如此,儒道两家同样也重视治心的功夫,譬如说儒家从孟子始就重视在心上用功夫,至宋明时期更是发展出心学这门学问。道家虽讲治身,但是事实上,道家治身的实现是建立在治心这一功夫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道家要想治身,首先就必须先治心,对于这一点,从道家、道教学说的始祖老子那里,就已经明确的凸显出来,并且在老子的哲学思想当中,蕴藏着丰富的治心思想,这对实现当代人的“心灵环保”以及构建新的道德体系可以提供重大的启发与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物欲的束缚中升华出来
老子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2章,以下引文只注章名),在老子看来,人们的心灵之所以污秽不堪,不够环保,首先就在于世人欲望太多,对身外之物过于执著,过于沉迷,造成内心纷乱不堪,难以收拾。所以,实现心灵环保的第一步就是要从各种物欲的束缚之中升华出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12章)如果个人纵情内心对外界“美好事物”的贪欲与执著,往往会破坏人心清净自然的状态,给身心带来意想不到的坏的后果。况且身外之物往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的占有也只是短暂的,并不是长久的,老子说:“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9章)与其持而盈之,还不如适时停止,否则只会给自己留下祸殃。老子进一步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46章)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满足的人,才会有永远的满足。就像圣人自觉做到“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去除一切淫乐的、奢侈的、骄纵的行为,以保护自己的身心,成就圣人之名。
第二、从名利的枷锁中超越出来
“不尚贤,使民不争”。(第3章)在老子看来,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贪婪与执著也是造成心灵不够环保的一大因素,所以老子强调要不标榜贤良的才能,使民众不争功名。甚至要打消世人对智慧的贪婪与执著,老子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65章)在老子看来,世俗之人所谓的智慧的运用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以智治国只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坏处。为什么这样讲呢?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18章)在老子思想处,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都是社会失道、失德之后的产物,他们的出现本身违背大道之自然,所以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第19章)让人们从圣、智、仁义、孝慈等一切虚名之中超越出来。
在老子看来,一切的功名利禄与人的生命比起来都不足为贵,他告诫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44章)财货和名誉都比不过身体的重要,如果过分好名就会过度的消耗精神,过多的积累财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困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只有这样才可以永保长久。
第三、从贪生、益生的误区中醒悟出来
世人都知道家和道教崇尚贵生,追求长生,事实上,道家、道教所崇尚的贵生和长生思想并不等于贪生和益生,更不是把身体和生命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对物欲、名利的超越只是为了延长个体的生命而已。老子讲“益生曰祥”(第55章),意思是说,对生命之自然的强行增益,是对生命之自然状态的搅乱,只会取得相反的效果。事实上,道家主张一切顺应自然,不造作,不妄为,柔弱谦下,无为不争。在道家思想当中,得道之人,与宇宙万物同在,与天地造化同途,去除了对一切外在功名利禄的执著,乃至对生命的执著,将自身完全融入宇宙大道之中,我身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身,在如此的胸怀与境界当中,成就老子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第7章)的局面。可以这样说,道家的生命观正是建立在对生命本身超越的基础之上才达到了长生的效果。
第四、向自然回归
在老子看来,对物欲、名利乃至生命的超越并不是心灵环保的最高层次,最高层次是向自然的回归,用老子的话讲就是要“复归其根”、“复归于孩之”、“复归于婴儿”,让心灵世界“如婴儿之未孩”。(第20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
在老子的思想中,自然的事物本来没有净秽、美丑、是非之分,然而在世俗的世界当中,世人对于现象的认识,总是停留在一般感官分别的基础上,对一切的存在容易轻易地落入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当中。因此,在世人的心中就会主观的形成对事物的好恶之别,对“好”的事物过于执著,对“不好”的事物又过于排斥,在对物欲、名利、乃至长生的追求过程当中,最终将自身抛入了变化不定的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为道之人必须超越平常概念的二元对立,不能停留在用一般常识来分别世界;必须从现实世界的有限性、相对性和差别性中超越出来,达到与绝对的、无限的、无差别的自然之道同体,并最终在心灵世界当中,超越是非、善恶、美丑、名利的区分,真正地领悟到世间的一切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一切自然而然。
古人云:“说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任何理论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缺少实践,他们必定是空洞的。为此,老子号召众人在为道的过程中必须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保持内心的素朴,减少私欲;简化我们的心思,“虚其心”(第3章);甚至要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的地步,将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做到极致,守住或者说回归到我们本有的真心、自然之心当中,实现心灵的环保,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责任编辑:张恒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