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贵生乐生与当代幸福人生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贵生是一种理念

贵生是人们对“生”的一种观念,是以生为贵。“生”在,一切由生而来的快乐同在,“死”则万缘俱灭。不但人类有贵生的强力愿望并永远为之付出,即使是动物也都有生的欲望,它们筑巢、觅食、避害都是为了生存。至于怎样生存得优越些,我们还无法得知动物的展望。总之贵生不是人类独有的对生命的认识。“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一切含气,莫不贵生,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

《太平御览》668卷《养生》。

“贵生”的理念一旦与道教结合,如何生得优越幸福,成为一门学问,于是贵生就变得纷繁多彩,芜杂有加。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贵生的观念却伴随一个人的生命全过程,没有人会轻而易举地放弃“生”的欲念,直到生命体征的消失。

人生之目的是生,生之要素就是活动。有活动即是生,活动停止就是死。不过此所谓活动,乃依其最广之义;人身体的活动,如穿衣走路,心理的活动,如思维想象等皆包括在内。

参见冯友兰《觉解人生》。

活动之原动力是欲,包括心理学中所谓本能冲动及欲望。毫无疑问,贵生成为事实要靠欲望来支撑。

无须担心欲望的有无及强弱,人生一定是有欲的,有欲之心是出于自然的。有欲不能无求,有追求必然出现竞争,竞争不能不出现乱象,所以圣人立仁来和解竞争带来的矛盾,以讲信义来阻止无序的竞争。人的欲望皆能满足而不自相冲突,人与人之间的欲望亦能满足而不冲突,则美满人生,当下即是。可惜的是欲望是永远互相冲突的。个人的欲望政治化以后各种冲突都会随之而起,或成就辉煌,或后果不堪设想,但并不因为后果不堪设想而放弃欲望,因为贵生的理念不能用幼稚与成熟来评判,它不是乐生的代名词,而是出于本能的向往,“贵生”是引导乐生,进入幸福人生的一盏灯,能否进入幸福境界,还要看各自的修行。

乐生是一种不间断的实践

“乐生”就是使生命充满快乐,是在“贵生”理念引领下的不间断的养生实践。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

《太上老君内观经》。

“生”与“道”挂上了钩,乐生这一实践就蕴含了宗教色彩。道教认为生道合一才是真正的“生”。父母和合,人受其生。为了拥有“生”,倡导性命合道当宝爱之。于是诞生了大量的有益于“生”的乐生的实践。导引、服食、内丹修炼等等成为乐生实践的主要内容,人们放弃了一蹴而就的功利思想,坚持自己的修为,朝健康人生、幸福人生目标挺进。

《抱朴子内篇》:“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悯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动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道藏》28册193页。

这段文字叙说的是属于心灵上的修炼,博爱仁慈,宽容律己,以空见色,万物与我无由,以此作为乐生的实践。王重阳祖师有相同的论述,他说;“诸公如要修行,饥来吃饭,睡来合眼,也莫打坐,也莫学道,只要尘凡事屏除,只用心中清静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若要真行者,须是修仁蕴德,济贫救苦,见人患难,常行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人道修行。所行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修行在拉屎撒尿吃饭睡觉之间,千万不要把修行成为新的烦恼。真正的修行还是在于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王重阳《三州五会化缘榜》。

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求付出慈爱,正如现在五十岁退休在家的人,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外,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上,他们的生活焕发出快乐的、积极上进的朝气,这是心灵的修炼。不过心灵修炼中的“立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磨镜般的忍耐与坚持。切忌行百里者半九十。

“但能养得真人就,胜如贫子获万金”,通过贫子获万金的比喻,对修炼成仙的价值做出认定。传统道教认为服食、导引、炼丹、房中是道教养生修炼的主要方法。这是最具体的乐生实践。修炼成仙,长久以来一直是议论的热点。这些方法能否培育当下的神仙?如何证明其有助于幸福人生的构建?这是能不能乐生长生的关键。道教认为神仙确有,凡人通过心灵和生理修炼是可以成仙的。但得到的质疑是“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若信可然,当有得者,此人何在?目之未见。此殆影响之论,可言而不可得”。“绝五谷,去滋味,寡情欲,抑富贵”是不可取的,否则人与草木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有人坚持认为成仙可就,但人之所以不能修炼成为仙人,主要是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这对矛盾今天依然存在,这种责难时有耳闻。所以今天我们讲乐生特别要以今天的科学成就为背景,关心他人为己任,以此立论,使道教的养生思想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强调乐生并不放弃今天的物质条件,而是要利用饮食调节,环境整治,医学卫生,心理辅导达到大众乐生,真正体现道教的“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崇道思想。

幸福人生是一种境界

人们都说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首先要知道幸福属于情感世界,是一种满足感,是人毕生的最高追求。人生有追求,生活就会生龙活虎。人生没有追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深感缺少快乐与幸福。其次幸福作为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生活状态,而是取决于心理状态,是变化着的。再者幸福的内涵极其丰富,又因人而异,它没有模式,没有样板,而是存乎于人心。有人认为,有钱是幸福,可惜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幸福变成了不幸福;有权就是幸福,“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穷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这是势落后的幸福;有的认为健康是幸福,但免不了这里痛那里痒,精神面貌不发扬。古人认为子孙满堂有福气,五代同堂有寿相,不愁衣食住行是富裕,无疾无恙无灾障是康宁。这是幸福的一种境界,是世俗间的追求。可惜有钱无福,有福无寿,有寿无钱,难以周全,难以满足。法国阿米艾尔说幸福的真正名词是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知足的人,虽然物质贫穷,但是内心却拥有满足的喜悦;不知足的人,虽然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却一贫如洗。

再来看看道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幸福,他们的幸福能否成为你的追求。“一个闲人天地间,大笑一声天地阔。衣则四时唯一衲,饭则千家可一钵。有酒一杯复一杯,有歌一阕复一阕。日中了了饭三餐,饭后齁齁睡一歇。放下万缘都掉脱,脱得自如方快活。用尽醒醒学得痴,此时化景登晨诀”。“君不见安乐窝中懒散人,不贪富贵不求名;人笑我贫我不贫,争奈身贫道不贫”。

见《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说他是马路上的乞丐,一点不错,但是他生活得自在逍遥,自感幸福。衣一件,饭一钵,杯复杯,歌连歌除此以外全部被解脱,他没有金钱地位,但他自己觉得身贫道不贫,言下之意十分满足。

当年王重阳逼迫大弟子马钰在家乡沿街乞讨,大家知道马钰是富豪之家,没有生计上的困难。后来马钰写了一首词追记他们乞讨的事。词曰:“穿茶坊,入酒店,后巷前街,日日常游遍。只为饥寒仍未免。度日随缘,展手心无倦。愿人人,怀吉善,舍一分钱,亦是行方便。休笑山侗无识见。内养灵明,自有长生验。”如果是为了去除执著,是忍辱的苦己修行,这也只是暂时的,但是这种生活是不快乐的,以此换来的长生有什么意义,它不可能成为幸福之门,自己一贫如洗还拿什么救济天下。作为变相的广告尚能接受,作为一种追求,是完全不必要的,正因为如此,这种苦己修行加快了式微的步伐。

道教认为,修炼成仙是真正幸福的人生境界。珍爱生命,合道修炼,不贪瞋痴,随缘度日,逍遥度世,成为达到这种境界的座右铭。上面文字可以说明学道为了生活,生活为了学道,随缘度日,誓不贪求。人生在天地之间,衣食自然分定,所以不应再有贪恋之念。富者自富,贫者自贫,都是因为前世根基,所以不得心怀嫉妒。学道唯一,顺从自然,温饱足矣,不必外求,沉湎外求,祸福必至。道人心中有道就是幸福,合道就是幸福,物质条件可以搁置一旁。

我们再来看看老子笔下的幸福人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从社会管理层面上讲的,首先是虚其心,使百姓的心灵得到熏陶,正确处理向社会索取;不扰乱社会秩序,给他人以平和安静的生活环境。其次是实其腹,让百姓有饭吃。这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民以食为天,没有饭吃就要造反,有饭吃的就怕失去优越的物质条件,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丰富的物质被人占有,幸福生活被搅得支离破碎。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能在一个地方长期地居住下来,是生活安定的标志,没有迁徙的烦恼,鸡犬之声相闻但互不干扰生活,这是安居乐业的生活模式。如果无家可归,无路可走,社会就不安定,幸福就会被自己或被他人搅得一团糟。

老子的主张启示我们幸福是有底线的,没有人会说无衣无褐、无食、无居处、无后代是幸福的。

既然幸福是一种满足,一种没有固定模式的感觉,那么我们凭什么来感知幸福呢?当然是凭心。

“何谓心?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

《虚靖天师心说》,《中华道藏》27册760页。

这是从心的地位作用阐释一切皆由心生。“心者形之本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神恬心清,则形无累矣”。这是从心、神、形的关系阐释“心”的重要,在人体脏器中心有主宰作用,在精神领域同样由“心”主宰。

《中华道藏》25册191页。

“心禀五常,嗜好不一,或谋经史,或爱琴书。时慕游俗,乍希恬静,莫不由心,故出心也”。

《中华道藏》25册195页。

当然这个“心”不属于脏器。简言之,“心”是欲与不欲的司令部,作用于评判是非,揣摩选择。正因为“心”易动易变,所以对幸福人生的感知也在变。

道教信仰要求每一个人要有清静的心。这个“心”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的精神面貌,这就是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欲望之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心绪,影响着人的精神修养,影响着它对精神生活的感知。

信仰道教就是希望在道教里寻找一种依靠,通过这种依靠,纯洁信仰,不断纠正感知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种依靠本来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自然。自然是宗教最初最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历史所充分证明的。求道的路径也各不相同,幸福的人生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慌地狱门。天堂佛国神仙境界的大门,在信徒的心目中早已开启,当你感知到他们存在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人生的幸福境界。

结语

贵生是一种理念,乐生是不断的养生实践,幸福人生是一种境界,它是因心的变化而变化的。感悟自己的生存状态,满足了就是幸福的。有人说:接受和服从于当下,做到心灵上的全部接受,才能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真理之路。如果被迫接受和服从当下,那么“忍”的色彩太浓,是委曲求全。佛家讲忍,儒家讲忍,道家也有忍的影子,但真正的修道者是讲究率性与柔弱不争,这是主动接受而非忍受,认识到人生该完美的是自己的那颗心。所以没有压抑感,主观上有幸福感,这就是顺其自然地活在当下是最好选择,

世界本来是和谐的,万物是和谐的,宇宙是和谐的。自从有了人,自然界原始的和谐生态发生了变化,就变得不自然不和谐,高度的物质文明还在破坏着自然界的均衡发展。我们的天职是在物质世界的迅速发展中,科学地寻找化解身内身外的一切冲突的方法,落实社会安定,世界和平,重返和谐,重返自然,共创道家的幸福人生。

(责任编辑:张恒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