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登邹平白云山 感悟道教文化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近日,记者来到被誉为“泰山副岳”的邹平白云山,参观碧霞祠遗址,品阅年代久远的石碑,感受浓厚的道教文化。

白云山位于邹平县临池镇境内,是长白山脉的 第二主峰。在海拔660多米处的碧霞祠遗址,可见到数块年代久远的石碑,碑刻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见,并且有几块石碑保存完好,石碑高约1.4米,宽0.5 米。据该镇西兑村老人介绍,原碧霞祠大殿前,碑刻林立,上面刻有历朝历代的诗、词、文、赋。但这些石碑却在文革时期被毁,扔在乱石岗和山谷下。现在所见到 的石碑大都是经过当地群众重建碧霞祠时挖掘发现的,石碑多由几块粘贴而成,幸好还算完整。后来,人们把这些石碑又重新立于碧霞祠遗址旁边。据了解,这几块 石碑上的文字内容记载的是白云山碧霞祠历代建设、修葺的情景,年代比较久远的有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所立的石碑。

史料记载,白云山自古以来有“泰山副岳”之 称,历史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著名道教大师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书中记载:“长白,泰山之副岳”。白云山气势宏伟,层峦叠翠,风景秀丽,因植被丰 富、山石奇特而又拥有中天门、十八盘、碧霞元君祠、玉皇顶、探海石等多处与东岳泰山相辅相承的名胜景点,而在方圆数百里一直被誉为“小泰山”。由于白云山 处在中原地带,在漫长的历史中,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民俗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名人辈出,长盛不衰,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

白云山历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道教庙会的 盛行。据说,道家彭祖的弟子白兔子早年到白云山来修行,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记载白兔仙翁神话传说的诗文。明代著名书法家、礼部尚书董其昌,来邹平游黄山时 撰写并手书了《兔柴记》一文,此文被刻成石碑立于白云山兔柴庙内。清初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士祯也曾经写过一首《兔柴诗》。从现存的南天门遗址上的一块石 碑文字内容看,清嘉庆年间,章丘、淄川、邹平、长山四县县令在白云山庙会时,齐聚白云山,其中章丘县令就当时白云山庙会的盛况作以赋文。整个文章中记载了 白云山的山势结构、历史渊源以及当时群众前来庙会祭拜的空前盛况。根据碑刻文字可知,当时庙会期间道教弟子多达上百人,周围信徒超过千人,这对于研究白云 山的文化历史渊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白云山已被临池镇作为旅游业发展的 重要阵地,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种植各类绿化树木20000多棵,硬化环山道路5公里,恢复修建张货郎峪、白云湖、十八盘、玉皇顶等十几处景点,各种 以农家乐形式的餐饮饭店等旅游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年实现游客接待量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