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习总书记在这些具有支撑作用的重要学科中专门提到了宗教学,这是对我们长期从事宗教学研究、致力于这一学科发展工作的明确肯定,也为我们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指导中国宗教学学科建设
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而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对此,我们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典进行认真、系统的研习,弄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言;其次是要分析研究这些经典作家谈论宗教时的背景,明白他们为何言;然后则是对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提炼,将之运用到当代中国实践之中。因而,我们须关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由此亦可体悟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之精神蕴涵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以及我们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适应当代形势发展的宗教工作理论体系。这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所必须思考和构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将为我们建设中国宗教学提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这一理论的中国特色就体现在我们党关于积极引导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中国宗教学首先要思考、研究中国的宗教问题,分析中国宗教的特点,找出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最佳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无疑包含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和哲学等研究领域,对中国社会历史及现状与宗教关联的深入分析和透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一个侧重,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积极引领和耐心教育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使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就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层面的考量。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正视并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中国的信仰特点和宗教传承,从而使其理论接地气、针对性强,并有充分发展空间。同时,这也都是建构中国宗教学体系时所不可或缺的。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可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建设积极互动,既以这一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指导思想,又可以其学科发展来不断充实这一理论的科学内容。
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宗教学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宗教学不仅要凸显其中国特色,也要展示其普遍意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术获得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意味着中国宗教学对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性,从而高扬了我们中国宗教学的民族性;而普遍意义则指出其具有更为广阔的视域、有着更大的涵括。
宗教学有其历史渊源和知识传承,其学科体系特色鲜明、关联极广。其起源涉及世界近代学术史上比较语言学、比较神话学、人类学、考古学、文献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哲学、神学等学科的发展变迁,其形成则为这些学科跨学科的共聚,有着“学科整合”的特点。这些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方法为此后的宗教学奠定了基础,使之体现出开放性、互渗性的发展态势,由此而具有了普遍意义和涵容性的学术气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宗教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学的关注在其宗教观上有着充分展示,故在宗教学历史上曾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为宗教学早期非常重要的宗教社会学流派,尤其肯定马克思、韦伯和杜尔凯姆等人对宗教社会学得以缘起的巨大贡献。其二,马克思主义对当时人类学最新成果的描述和运用,与宗教学的历史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考量有着密切联系,而这方面的人类学发展正是宗教学诞生的最初起因或动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最早的宗教学就曾被视为宗教人类学。其三,马克思主义与德国杜宾根学派的关联使之直接参与了宗教学理论、方法及其问题意识的构设,如马克思对犹太人及其犹太教的研究,恩格斯对早期基督教、德国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尤其是对《圣经·新约》等的相关研究,都为早期宗教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其中杜宾根学派的《圣经》评断学后来亦成为宗教史学、宗教文献学研究的重要范例,为宗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视域及研究方法。
从这一历史沿革来看,中国特色的宗教学乃是对之继承和发扬,而不是与之完全脱节,这种研究借鉴今天仍然有其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国特色的宗教学体系理应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既保持、延续其学术传承,又不断开拓创新,使之具有普遍意义,体现出学术思考、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着观察和研究的敏锐及创见,从而使中国宗教学成为国际宗教学领域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劲旅,有其强有力的学术地位和充分的学术话语权。
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必须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
由于宗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对于宗教的认知亦存在巨大分歧。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并使之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中国宗教学学界任重而道远。为了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辜负习总书记、党中央的期望,宗教学研究者必须义不容辞、勇往直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深化中国宗教学研究、完善中国宗教学学科建设,为党的宗教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而不懈努力。
宗教学的中国特色之体现,首先就要集中精力关注和研究中国宗教的现实问题,对之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科学说明及合理解读。这种“立潮头”、“发先声”之“述学立论”显然需要中国宗教学研究者既要有思想上的勇气,也要有学识上的实力,做到理论有据、科学建言、据理力争、逻辑清晰。当然,这也需要社会舆论对学者探索的充分理解和尊重,需要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学术环境,关爱和保护勇于探究的专家学者。其次,中国宗教学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并将其蕴含的中国文化要素和思想精华充分展示出来;一方面向世界文明开放、积极吸纳其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促进宗教界把宗教教义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做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再次,中国宗教学必须积极参与努力促成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中国宗教在今天中国社会文化的建设中不断自我革新、与时俱进。最后,中国宗教学还应坚持以唯物史观引导中国宗教,不断使其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真正朝向中国化的方向发展。换言之,中国宗教学研究应促使宗教不断增加正能量,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因素;趋利避乱、防微杜渐,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宗教和谐,是中国宗教学应有的学术智慧和现实功能。
总之,随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建设和中国宗教学发展迎来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宗教学最好的黄金时代,中国宗教学界一定要把握机会、努力工作,使中国宗教学成长壮大,枝繁叶茂,成为国际宗教学领域中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