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4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墓中。4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的安放位置及与周边其他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4图又具有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意蕴,即通过对嫦娥获得不死之药而飞升入月的造型进行艺术化的表现,表达汉人热切企盼生命再生与生命永续的宗教情感。
关键词:汉画像石嫦娥奔月图;造型艺术;宗教意蕴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流变复杂的神话之一,嫦娥奔月神话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者们的用力之处主要集中在梳理其流变的轨迹、索解其隐含的寓意、分析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却较少注意到嫦娥奔月神话因含有不死之药、奔月成仙的内容,还成为汉墓石刻的重要表现题材,从而使汉画像石“嫦娥奔月”图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意蕴,具有了突出的现实功用。汉画像石历来被视为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人思想情感的物化,对其中真实、直观、生动的“嫦娥奔月”图的构图形式和造型艺术进行细致的考察与解析,无疑能够为寻绎汉人的生命观与宗教情感提供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
在目前可见的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4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墓中。综观4图的内容与造型,大致相仿,都以巨大的圆形满月居于画面左侧,嫦娥则与月轮处于同一水平面,配置在画面中部偏右位置,人首蛇躯,有双爪,后拖曲尾,作翩然飞翔之状。但若对之细加比较、区分,则4图在具体表现和细节勾画上又有各自的风格和特征。
1964年出土于南阳西关汉画像石墓的“嫦娥奔月”图,高64厘米,长119厘米。画面左上方绘刻一轮圆月,内有肥硕的蟾蜍一只,头西尾东呈俯卧姿态,肚腹紧贴月面,四肢奋力伸张,与身体几成平面。月像右侧一女子人首蛇身,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身后长尾屈曲蜿蜒,上饰倒钩状细短羽毛,疏落排列。双臂挺直前拱,抵住圆月外沿,面向月轮,作升腾状。周围云气缭绕,并有大小不等的九星散布其间。画面构图丰满,但繁而不乱,勾勒工细,一丝不苟,多用富于弹性的圆弧线,使形象饱满圆润,运动感很强,嫦娥飘然飞举之形神毕现。
1965年出土于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前室盖顶的“嫦娥奔月”图,“画像左边刻绘满月,月下有云团,其右刻嫦娥,人首蛇身,仰面,将奔入月中。“图中满月盈圆,云团边沿呈波纹形起伏,烘托圆月。嫦娥身体与画面底边平行,头戴圆冠,面部微微上仰,眉目虽不甚清晰,但表情似非常严肃。背部略为凹陷,使臀部显得较为挺翘,有细尾,向上卷曲呈半圆形。上、下四肢皆向下弯曲,在空中作用力撑持之态,似正欲飞身入月。身后有疏淡、轻盈的流云飘浮。画面布局开阔疏朗,线条豪放流畅,特别是嫦娥之像,形象饱满,动感十足,对其动态瞬间的把握和表现非常准确、生动。
1985年冬出土于南阳蒲山汉画像石墓前室墓项的“嫦娥奔月”图,嫦娥形象与前两幅多有差异。虽亦是“画面左方刻一月轮,其右刻一女子为嫦娥,人首蛇身,后拖曲尾,有双爪,头梳高髻”,但右臂微微高抬,握拳向前直伸,似要揽住月轮,左臂则呈圆形弯曲,紧贴身体,抱于腋下。身侧无云团或云气装饰,只有八星分为三组环绕,其中两组为三连星,一组为两连星。“此画像和以前发现的有所不同,为研究嫦娥奔月这个远古神话提供了新的资料。”
汉画像石中还有一幅“嫦娥奔月”图。内容较为丰富。画中左上仍刻满月一轮,其下一女子为嫦娥,头绾夸张高髻,向后略略倾斜,脸孔直面前方,显得端庄、威严。身着宽袖贴身锦裙,裙摆随风微动起伏,摇曳生姿,腰间秀带在身后飘摇摆动,与细长的蛇尾略有缠绕,相映成趣,将其瘦细、柔美的体态衬托得更加纤盈而舒展。中刻一人与嫦娥侧身相对,面庞稍垂,低眉顺目,拱手胸前,作拜谒状。其后又刻一奇兽,双首,独角,长颈,头向嫦娥。画面布局富有平衡、和谐之美,对嫦娥在空中飞舞姿态的呈现,无论是飘飞的裙袖,亦或是摆动的长尾,都抓住了其动态瞬间的微妙变化,使造型飞扬灵动,生意盎然。同时,以拜谒者之静态衬托嫦娥之动态,于动静结合中,展现画面生动、活泼又沉稳、雅静的美感。
关于“嫦娥奔月”神话,古代典籍之中多有记载,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有“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之句,李善注《文选》时又径引《归藏》旧文:“《归藏》日:昔常娥以不死之药奔月。”“《周易》、《归藏》日: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归藏》为古代占卜巫书,郭沫若先生以为,就是荀勗对和《竹书纪年》同时出土于汲冢的《易繇阴阳卦》的拟名,其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惜宋代以后就散佚了。传世文献中,以《淮南子》为载录“嫦娥奔月”神话之最早者,其《览冥训》篇言:“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东汉末年张衡《灵宪》一文,对这则神话的叙述更为详细:“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此外,西晋干宝《搜神记》卷14“嫦娥奔月”条、清马辅《绎史》卷13中也有相似文字。1993年3月,从湖北江陵王家台墓葬群第15号墓中出土的大批秦代竹简中,被编号为201和307的两片秦简,属易占之列,内容分别是:
口《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
……(奔)月,而支(枚)占……
戴霖、蔡运章两位学者分析指出,此应为《兑》下、《震》上的《归妹》卦,以目前尚可辨认的文字参之《归藏》佚文、《灵宪》篇及传本《淮南子》,大致拟定卦辞为:“口《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服之以)坌月,而支占(于有黄)。”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的“相对年代上限不早于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下限不晚于秦代”,这就间接表明《归妹》卦辞的年代下限不会晚于秦代。而结合《归藏》的成书时间及易占对《归妹》卦辞熟练的应用情况,可以进一步推知嫦娥奔月神话至少应产生于战国初年之前,才有可能在战国乃至秦代得到普遍接受。以汉画像石4幅“嫦娥奔月”图的图像内容与上述诸文献相互参校,可知在两汉时期“嫦娥奔月”神话当已广为流传了。不过,图像的呈现显然要比文字的表述更为具体且逼真,从对个别细节的打磨与雕琢,到整体构图的圆融与精巧,繁缛中不失清丽,华美中映衬飘逸,以高超、精熟的石刻技法,在造型艺术上赋予了“嫦娥奔月”神话动人的美感。
若细考汉画像石四幅“嫦娥奔月”图的发现情况,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它们皆出土于汉墓之中,位置多为墓室顶壁,且通常与星座图、神兽图、升仙图并列出现。仅以英庄和蒲山两座汉画像石墓为例,前者墓室盖顶有4块画像石,分别为“嫦娥奔月图”、“虎车雷公图”、“应龙升腾图”和“阳乌图”;后者前室墓顶也有4块画像石,分别为“嫦娥奔月图”、“升仙及白虎星座图”、“苍龙星座图”和“羽人升仙图”。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不同墓主的汉墓中却出现如此题材内容相似、位置安排相同的“嫦娥奔月”画像石,表明这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墓葬美观而进行的图案装饰,而应当是有着更为深刻、目的性更强的现实功用。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