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摘要:我们要改变“宗教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观点,“宗教是文化”的观点已经被学界所认可,但是宗教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所谓文化,实质上就是自然的人性化,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被“人性化了的自然”。而宗教观念的教义化和信条化,宗教感情、宗教体验的目的化、宗教行为的规范化,宗教信徒的组织化、宗教生活的戒律化和制度化等等都是人性对象化(异化)的产物,是文化创造,所以,宗教是一种文化,整个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并作用和影响其他社会文化。 一、把宗教归结为政治意识形态有片面性 我国的宗教学术研究事业,在经历了10年“文革”的浩劫之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这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大概没有人会否认它。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种繁荣景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从根本上说,它起因于社会的改革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解放;在宗教学术领域,则源起于学者对宗教的认识有了观念上的更新。从上世纪50年代至“文革”年代,社会和学界的普遍看法是把传统宗教单纯地看成是在历史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这样一来,宗教就完全被政治化了,成了完全消极反动的东西。这种宗教即政治意识形态或政治上层建筑的宗教观念,不能不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文革”及其之前,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斗争曾不断冲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意识形态,传统宗教作为传统社会意识的神圣支柱,必然成为首当其冲的政治打击对象。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都曾把传统宗教作为“四旧”之类历史垃圾予以扫除。在宗教政策上的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宗教观念上的失误,最终受到历史的惩罚。“文革”的失败,使社会受到震惊,也使学界得到启发,大家认识到,我们必须对宗教的性质、意义及其社会历史作用等问题,重新进行一番认真的反思。 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的解放。一方面对极“左”年代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实行“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各种学术文化思潮也乘着思想解放的春风在社会和学界传播开来。我们所在的宗教学术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过去那种专从政治角度看待传统宗教,把宗教的基本内涵限定为政治性意识形态的主张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传统宗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无疑具有政治性质,在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第一,这种政治性质和政治作用并不一定是完全消极和反动的;第二,就宗教本身的性质和内容看,它也并不完全限于政治领域,除了政治以外,它还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和内容,如哲学、伦理、社会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因此,从整体来说,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意识形态。当然,政治性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但它不过只是宗教文化体系所含内容的一种。如果把宗教归结并单纯定性为政治意识形态,显然是以偏概全,失之片面。近年来,宗教学术界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认为:宗教是文化。从过去的“宗教是政治意识形态”到“宗教是文化”,这是宗教学术观念上的一次突破和更新。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学术界的这种“共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性理解的水平之上,那是很不够的。当前,宗教学术界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反复高呼“宗教是文化”的口号,而是首先从学理上深入系统地证明它的合理性,并使社会和学界对宗教有一个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 二、“文化”涵义之我见 我在拙着《宗教学通论新编》中,把宗教规定为由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宗教体制四要素有机构成的“社会文化体系”。这就提出了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从理论上说明:什么是“文化”?“宗教”为什么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关于“文化”的涵义学者所下定义为数众多,难以统计。但不管它们在内容和文字上有多大差异,却大都承认两点共同的事实:第一,文化是专属于人类之事,只有人类才有文化;第二,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不是与生俱来,自然而有的东西。所谓文化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意思是它是处在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和自在状态下的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文化”与“自然”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单纯的自然不是文化,文化的本义就是非自然。从中西语言中关于“文化”(cuL,ure)一词的辞源意义的比较看,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化”这个词时,就是在与“自然”相对待的意义上来理解它的。文化的基本意义是,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质野状态而进行的创造活动的产物,并使这种创造物具有化育万物、教化人生的意义和作用。《尚书·尧典》(疏)对“文明”作了一个定义式的规定:“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天地者,自然万物也。自然天地本身原无所谓“文”,“文”乃经纬天地的结果,是“经纬”之后的变化(“化”)。所谓“经纬”,应该指的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它改变了自然原有的质朴状态,赋予它以新的性质、形制、秩序或意义。于是,质朴的自然状态终结了,变化了,演变成了“文化”的状态。有了“经纬天地”之“文”,乃可以有“照临四方”之“明”。据此,如无“文”,则无“明”,天地自然便是一片蛮荒,暗淡无光。《尚书》这种把“文明”与“质野自然”对立起来的文化观念,在孔夫子那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论语·雍也》有一句话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夫子心中的“文”,是与“野”对立、高于质野状态的自然的。只是由于人创造了“文”,才把自己升华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使人类社会进入文化或文明的历史(“史”)。“文”不仅可以化蛮荒无明之自然为“明”,而且可以化“质野”之人为“君子”。文有教化之用,故文明即文化。在《尚书》和孔夫子看来,质野之自然和质野之人都是没有“文”或“文化”的。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是人类创造性的改变(“经纬”)自然和人本身的质野状态的产物。这个认识不仅富含深意,而且即使从现代文化学的观点看也相当科学。人作为生命之物,其自然本能和基本人性,就是维持人的生存。但是,在人类之初,这种维持人的生存的过程仅是一个自然过程。一旦人超越生物性的本能,对其有新的自觉或意识,并作用于自然,从而改变自然的原有特性而使之具有新的功用,以适应提高或升华了的人的人性需要,这个人与自然互相作用的过程便不同于过去的那种“自然过程”,而是一种因人性的需要而改变自然的创造性的过程,其创造性的产物便是“文化”。 对文化和文化创造过程的这种理解,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人类的“劳动”。劳动是人类把自身的人性需要加于自然之上使之适用于人类生存所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劳动所改变和创造的结果,已不是本来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了的自然”。劳动的产物就是文化。在劳动过程中人提高了技能,获得了对自然物性能的认识和自身之自然本性(内在之自然)的觉知,此内在自然也就因此成为“人性化了的自然”或“人化的自然”,使自身进化为具有自觉人性的人类。人在劳动过程创造了劳动产品,其本质内容就是使自然物或按人性需要发生变化,或被赋予人的人性,具有了人的价值性功用。自然界中的山水木石,本来是不具有任何文化意义的。但当它们被人类有意识地制作成劳动工具、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之需时,它们就被人类赋予了人性,具有了满足人性需要的新的价值功能,成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标志(如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玉器文化、青铜文化……)黄山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三峡之雄,成了中国人以至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但它们之所以具有文化意蕴的“奇”、“秀”、“幽”、“雄”……乃是人类通过人性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判断而赋予或添加于这些自然山水之上的。没有这些人性的附加,它们就不具有任何审美的价值和意义。至于弯木以为弓,削竹以为矢,构木以为巢,缫丝以为衣,尝百草以为药,育五谷以为食……更是人性变化自然而后“开物成务”的文化创造。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不仅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也生活在群众之中;不仅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也与群体内各个个体发生关系。人与人在群体内的关系也有“自然状态”与“文化状态”之别。当群体关系完全循着人的生物本性的途径发生和运行时,那不过是一种与动物没有差别的自然状态。如果人类超越其自然本性,或者按特定的生存需要或一定的价值取向而改变、抑制或升华其本有的自然本性,从而构成某种新的群体结构,个体与个体构成一种新的关系时,它就超出本来的“自然状态”而演变成“社会状态”,产生出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就成了人类才有的社会结构或社会体制。这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社会规范乃是改变或抑制人的自然本能而使人性升华之后的社会体现,是人性的文化创造。比如,性交是人作为动物所有的自然本性,性本能驱使之下的性关系只是一种自然关系。但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之后,便会采取社会性的强制措施,限制血缘群体内的性行为,实行不同血缘群体之间的族外性关系。如此,就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以族外婚为构架而形成的“氏族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为规范和社会准则(道德、民俗、法、宗教)。这一切便是人类抑制和升华原有的自然本性而创造的社会文化。正是这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活动,一方面创造了社会的文化,另一方面也使人类从“自然状态”下的高级动物进化为“社会状态”下的人类。 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进一步改造了人本身,促进了人的发展。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文化也就随着这个进化过程而发展。人类的整个历史就是文化的全部历史(此即孔夫子所谓的“文胜质则史”)。 因此,所谓文化,实质上就是自然的人性化。人类的文化创造过程,实质上是人类通过创造性活动把自身的人性加于自然之上使自然人性化的过程;而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则实质上不过是被“人性化了的自然”。简言之,如果文化的创造过程是“自然的人化”,那么,“文化”作为创造的产物则是“人化的自然”。 三、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在论证了文化的涵义之后,我们将具体分析宗教的基本内容,看它是否符合“文化”的涵义。我个人对宗教的本质及其基本内容有一个总的认识,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等四要素结构而成的社会文化体系(此即我主张的“宗教四要素说”)。我认为,宗教的四要素及其构成的宗教整体都是人类的创造,宗教崇拜的神圣对象,遵奉的神圣规范、神圣仪式……都是人性的升华和放射,并客观化、对象化而形成的创造性成果。神的神性(诸神的超人性能、至上神的异能大德,一神教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本质上只是人的人性(人的智慧、能力、德行)被无限制地放大以后,通过对象化(此即哲学家所说的“异化”)而成了神圣之物,因此而为自己造就了一个高于人类和自然,并反过来支配人类生活和自然活动,主宰人类命运和自然进程的神圣对象。如果说,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过程是一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的话,那么,人类创造神和神圣物的宗教异化过程,无疑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随着人性的升华和发展,它对象化而生的神的神性也将随之升华和发展,神性观念伴生的宗教感情将会日益强化。宗教信仰越是虔诚,对神和神圣物的崇拜之心,敬仰、畏怖、震撼之情也将日趋强烈,而且会日益神圣化。这种神圣化的宗教感情、神秘化的宗教感受也是人类内在的自然本性本来没有的。人性的这种宗教化和神圣化的发展,构成了宗教信仰者各种宗教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量。没有信仰者对于神灵及其神性的感情、感受和体验,就没有相应的宗教崇拜行为,也就不会有宗教性的文化创造。至于宗教的各种制度,本质上无非是宗教诸要素的规范化、体制化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