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爱国爱教 规范管理 记山西省阳泉市三教庙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阳泉市三教庙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石卜嘴村西南约5公里处的四矿口,是阳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正殿内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孔子、释迦牟尼、太上老君而得名。据庙内的清乾隆年间《重修三教庙记碑》记载,该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因当时阳泉地区采煤业兴盛,民间奉太上老君为煤矿行业守护神,老君信仰日渐繁盛,故当地百姓又将其称为“老君庙”。三教庙几经战乱多次重建,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对庙宇进行了保护修缮,并重新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至2012年形成现有规模。

三教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由横列的殿院和单房构成,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山门、二门和正殿。两侧有药王殿、龙王殿、送子娘娘殿、财神殿等配殿,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庙东侧偏院为教职人员居所。正殿位于山门正前高台之上,为清代建筑,是整座庙宇的主体结构。殿身为山西特有的砖券枕头窑结构,面宽五间。顶檐为单檐硬山顶,斗拱木雕结构,雕工精美。殿内正中供奉儒、释、道三教主尊,两侧山墙上保留有较为完整的“青龙白虎”水墨壁画。两边配殿为单间结构,布局严谨,与正殿相映成趣。

历史悠久的三教庙既是道教活动场所,也是近代爱国主义运动——山西“保矿运动”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897年,清政府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拱手将山西阳泉、长治、临汾等地区的煤矿铁矿开采权转让给英国的福公司。通过贷款给清政府,英国商人便可获得60年的开矿权,既获矿权又获债权的同时,还要求还本付息。1905年7月,福公司借阳泉正太铁路通车之机,霸占矿产,并要挟清政府查封当地开办的煤窑。这一行径激起了山西各界人士的极大愤慨。同年9月,爱国士绅和当地民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矿运动,各界爱国志士坚决反对出卖矿权,要求收回,坚持自办。经过长达三年的不懈抗争,保矿运动最终以驱逐英商,赎回矿权,国人自办而宣告胜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中,阳泉三教庙(时称“老君庙”)因为紧邻煤矿四矿口,成为保矿运动的重要办事地点和前沿阵地,爱国志士们曾多次在此开会部署、制订计划、发动群众。

如今,阳泉三教庙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坚持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遵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着弘法利生、服务信众、造福社会的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庙道众从“敬国旗、爱国旗、护国旗”精神着手,进行国旗知识培训学习,于庙前广场中心位置设立国旗台。每逢重大节日,全庙道众整装列队举行升国旗仪式。为提升道众的爱国意识,三教庙还在宫观前广场设置宣传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重要意义,把热爱祖国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为道众的自觉行动。通过《中国宗教》《中国道教》等权威传统媒体及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学习平台,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对道众进行时政和爱国主义教育,并购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供道众学习。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三教庙把学习法律法规,树立法治理念,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将宪法、《民法典》、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庙内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相关法律法规上墙悬挂于庙内显著位置,便于道众遵照执行。每月定期组织道众召开学习交流会,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并写心得体会,保证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在庙内事务管理方面,三教庙每日坚持早晚课和过堂制度,坚持对道教经典、戒律的修习,确保道法传承如理如法;宫观教职人员外出活动实行严格的报告和请销假制度,对观内挂单道众严格登记备案;实行重大节日和宗教活动期间全天轮值制度,落实安全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报告制度,确保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全面开展文明敬香活动,积极引导信徒和香客免费领香敬香,严禁烧高香,严禁打卦等迷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扶贫济困、养老助学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本文作者:张宗健道长,系山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太原市道教协会会长,转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