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州大地美丽鹰城——平顶山,石龙河畔青龙山顶有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的双堂庙道观,清净神圣,香火旺盛。究其缘由,老君骑牛降石龙、石龙乌金留神火、李道士护民镇邪、宗风道源太子坡等仙话故事至今乡民娓娓道来,令双堂庙充满神奇,远近驰名。石龙区、石龙河的由来与命名皆来自动人优美的石龙故事。
在年代久远的过去,这里涧深谷幽,山泉环流,花果飘香,鸟唱鱼游,灌木丛生,植被广茂,钟灵毓秀,山孕石龙。忽遇一大旱之年,赤地千里,河井干涸,地干开裂,天似下火。乡民齐聚设供向石龙求雨,盖庙祭祷。焚香叩首念叨中,地动山摇,石破洞开,一条巨龙腾冲直升,惊现上空,张牙舞爪,须扬鳞抖。瞬间,电闪雷鸣,大雨倾泄,连降数日,水患成灾,田屋尽淹,家毁人亡,幸存百姓则提心吊胆,恐怖异常,祭祷石龙,请求止雨。可是雨落无停。无奈,众人爬巅峰仰望苍穹焚告,恰遇太上老君骑着青牛云端闻见,决定下界收石龙。石龙被太上老君驯服俯首,发心改恶从善,帮助百姓开荒耕垦良田、翻地献黑石(煤)留神火,护村济生,泽润乡民。功德圆满,石龙随太上老君升天成仙而去。为了感念太上道祖和石龙,后人就把拴青牛的山命名为青石岭,在巅顶岁岁遥祀太上老君;石龙出世的山坳叫老龙窝;游耍生活的河称石龙河。据当地俗信称,老龙窝如见雾罩,乡民就知道是石龙送雨来了。石龙虽升仙上天,但总是忘不了生养自己的地方,经常带来细雨和风,滋润故乡万物。
从石龙的故事可知,此地是典型的能源矿产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人祖祖辈辈以挖煤为业,靠煤维生。原始采煤技术条件简陋,常常导致意外发生,土匪盗贼因这里山林茂密不时出没打劫,乡民惶惶不安,苦不堪言。金元时期全真教兴起,信道人家在位于高庄村境内的石龙上游河畔山顶营建庙堂,供养太上老君骑青牛神像,护一方黎庶,保一方平安。后来种种离奇和令人费解的景象出现,山民认为一堂镇不住一方的暴气(笔者思虑所说的暴气可能为当地煤矿灾难事件),经游方异士点化,于是善信们又在老庙堂前修建了玉皇庙堂,供奉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尊,以希冀祈得太上道祖和玉皇大帝的双重庇护,这就是双堂庙名的由来。
人能弘道,庙寄人兴!双堂庙于清康熙八年(1669)达到鼎盛时期,殿堂恢弘,道侣云集,常住道士十余人,主殿及配殿50多间,庙田88亩。同治、光绪年间均有修葺。山门内东墙砌有同治朝《重修瘟神殿碑记》一通,碑中详载山东籍全真道人李福郎(既然表明是全真道人,又有本、合字辈徒子徒孙,笔者认为由于谐音或口笔误,“福”字应为“复”字,全真龙门派14代法嗣)德行深厚、法术高超,主持双堂庙务,镇邪护村,令道观蜚声闻名,以及弟子万本彦、徒孙孟合忠四方求缘募化,修缮庙宇、建瘟神殿三间的经历。庙内至今尚存一口古钟,仿佛向世人述说着双堂庙当年的兴隆辉煌。
提起双堂庙就自然而然的提到了双堂庙山主陈久富、陈广才、陈洪九祖孙三人。据方志记载,陈广才,陈(家)庄人,字汉卿,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清乾隆年间。广才父名久富,康熙初年为社仓之长,常逢荒年开仓放粮,救活贫民甚多,深受百姓爱戴,康熙九年被推举为双堂庙山主。
陈广才为人朴诚,乐施好善,遇桥梁庙宇倾颓,常独资修补。老父病逝后,继社仓之长及双堂庙山主之职。广才仙逝后,其子陈洪九继任双堂庙山主。康熙末年至乾隆初年,每逢灾荒,即开仓济贫,凡遇借粮无力偿还者,广才常代为还之。乾隆初年,宝丰知县唐永彰(湖南沅陵人)特题赐“仁质为心”匾额,并附县府官印,以旌其德。乾隆三年,广才为其父建墓碑,将额文仿刻为碑额,立于祖茔。2000年为广才重塑金身,彰其仁德,以供后人敬拜。由此可见,双堂庙山门鼎盛应与陈氏三代祖孙厚德经营有所关联。
民国时期废庙兴学,宗教萧条,双堂庙成为小学堂。“文革”时期,庙院倒塌被毁拆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民众对于土生土长、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道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发的恢复了古庙,使神灵安隅一方。因择基地面松动下陷,造成殿堂损坏荒废,香灯蒙尘,院内杂草横生,人迹少见。
路至忠道长家师自幼喜玄好道,热衷传统文化,熟知道家经典,擅长医道科仪。17岁出家于湖北太和武当山,拜师于河南嵩高中岳庙张明琴炼师(其师为登封道会司道会上圆下法弋大真人,道脉传承自武当山太子坡复真观,称道教全真龙门派嵩山分枝),参玄于三秦终南骊山,与陈圆明道长焚修老母宫,受戒于四川青城山古常道观乙亥律坛(1995年,戒号守道子),曾任燕赵河北十方院、关帝庙常务副住持。现任河南省道协常务理事、平顶山市道协副会长、石龙区道协会长、双堂庙住持。1998年家师路至忠道长与双堂庙结缘,受邀主持庙务。家师目睹双堂庙殿堂破旧,人稀清冷,经请示协调,在当地党政、统战民宗部门和省市道协领导鼓励支持下,得陈喜顺、杜景洲、马全喜、杜兰星、高乾坤、牛铁旦等信士的帮助,在门人弟子和善信的资助筹缘扶持下,废寝忘食、全身投入,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6年、2007年和近年对庙宇进行了多次整修,才使得双堂庙道观如今规模。家师重光双堂道场的弘道精神受人敬仰。
双堂庙占地面积1.07公顷,东依红石山,西临石龙河,山坡遍植苍松翠柏,庙观坐落其间,在松风竹影辉映衬托下,愈加显得坛场神圣,身临其境,颇有洞天仙境之感。山门单楹硬脊挑梁翘角,上有匾池书写庙额,居中辟门道,左右砌有对称斗窗。顺阶而下直达国道,交通便利。台阶左侧立有区级文保单位碑石。山门内两侧塑有道门护法神将,甬道直达祖师殿,殿内供奉真武祖师和侍者周公、桃花女。道门尊称真武为玄天上帝、荡魔天尊,湖北太和武当山为其道场。祖师殿后为三清殿,殿堂五楹,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殿台下东西有碑刻9通,记载捐建三清殿的善信功德芳名,其中的《双堂庙历史碑记》则记述了该庙历史现状以及家师主持营建三清殿的经历过程。殿西北围墙辟一门,后面即是荒废见天的老庙殿堂。门西围墙南依次为老母殿、玉皇殿、瘟神殿、夫子庙。老母殿前为庙飨神广场,矗立三根不锈钢旗杆,中间旗杆凸出,悬挂着五星红旗,左侧为道旗,右侧是庙旗。每逢国家重大节日和道教祖师圣诞节令,道观举行升国旗仪式,扎实推进“四进”活动,增强道众的政治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大力弘扬道教爱国精神。庙西南角有香归亭一座和香归碑、澳归碑等四通,为热心人士纪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而捐资兴建。庙堂清幽,松涛阵阵,院内极眺,心旷神怡。每年的正月十五、二月十五、三月三为传统庙会香期,道观举办庆祝太上道祖圣诞、王母蟠桃圣会、真武圣诞道场法会,为祖师祝寿,祝国迎祥,为民祈福。各路花会汇演献艺飨神,善信游客摩肩接踵,进香朝拜,十分热闹。
道观是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阵地,创建和谐文明生态道观,依法加强和创新道观管理是道教活动场所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道教活动场所中。双堂庙作为石龙区道教协会驻地,发挥主体作用,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宫观、团体、制度、自身和信众队伍建设,强化道风修持,注重人才培养,倡导文明进香,讲好道教故事,守法持戒正信,丕振全真宗风,依法规范管理,自觉服务社会,抵制宗教商业化,提升道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树立了石龙区道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和彰显了道教徒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2013年12月,双堂庙获得第二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殊荣,并举行了揭牌仪式。石龙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汤红漫和家师共同揭牌,区宗教局领导、道协成员、宫观执事和道众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
祈愿双堂庙道观山门鼎盛,教法兴隆,祈愿祖师护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欣乐太平!为建设美丽石龙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道教界人士和道众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民族复兴、圆梦中华汇聚石龙道教的正能量!
(史理广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