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南路白鹤山上,原名吕仙亭、过仙亭。相传吕洞宾过岳阳白鹤山时留下“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诗句,后人乃建亭以为念。
唐末五代之后唐闵帝应顺年(公元934年)改亭为观,为岳阳历代道教圣地。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重建。名纯阳宫。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再次重修吕仙观,并增建了八仙殿,娘娘庙等建筑。
明代(公元1483年)岳州知府李镜见吕仙观已毁,便督促修复。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又重修,并塑吕仙神像供祀。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再次重修。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吕仙观毁于战火。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由李智亮道长募化重修为殿宇式建筑,正殿纯阳宫为两层纯木结构,高九米,此外还修有后土殿,观音殿,娘娘庙,灵官殿等。形成了一带古建筑群,气势恢宏壮观,几乎占了整个白鹤山头,方园100余亩,当时为岳州八大景之一。
民国27年遭飞机轰炸,损伤严重。自1996年开始修复并由岳阳市政府批准开放,刘永明道长任住持。
1997~1999年,香港谭兆慈善基金会捐资150万元及社会各界人士捐款重修吕仙观。道观总面积1.93公顷,现有楼高三层的主殿和东西2个偏殿及大型山门、道人生活区等建筑。根据岳阳旧城改造规划,吕仙道观面积将增多100亩,与洞庭湖、岳阳楼、君山岛、慈氏塔形成“湖、楼、岛、塔、观”五景融为一体的天下奇观。
岳阳吕仙观图库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