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观坐落在道教称为三十二福地的江西鹰潭市龙虎山脚下,它座东朝西,背山面水,风水奇特,是道教祖师张道陵当年炼丹得道之地。
据《龙虎山志》载:汉和帝时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真人六十余,饵之而容颜益少,若三十许人。顺帝时,真人闻巴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时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于是前往四川。居鹤鸣山,著道书(《老子想尔注》及《正一盟威经录》),尊奉老子(太上老君),新出正一之道,以二十四治(名山)为传教点,外以神明符咒,内用医药之术为人治病消灾,颇得群众信向,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道教组织——五斗米道(凡求医、从道者需交五斗信米以备饥荒而得名)。从此,张道陵便成了中国道教的鼻祖,张道陵得道成仙之地龙虎山也就成了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龙虎山从此便声名远扬。
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之道后,时人称张道陵为人天之师,于是又称天师道。张道陵羽化前授印剑符纂于嗣师张衡说:“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三绪,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故此,教主天师世袭制便成了天师道的突出特点。汉献帝时,曹操征服汉中,在蜀汉以政教合一统治了三十余年的系师张鲁顺应自然,以印剑符纂授予其子第四代天师张盛,说:“大江之东云锦山,亦名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在焉。汝可以印剑符纂往住其地,永宣祖教,以传于世。”张盛迁回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故此,每岁三元日登坛传教,从学千余人,是为龙虎宗。此后天师在龙虎山嗣传六十三代,香火不绝。宋元以来,道教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纂统归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敕为正一教主,官居一品,时正一道才正式成立。随后,世袭天师便由提举三山符纂升到掌管天下道教事。从此,作为全国天师道的活动中心龙虎山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正一道祖庭。
正一观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据有关资料记载,正一观的前身是龙虎山祖天师炼丹处。第四代天师张盛自蜀迁居立祠,祀祖天师。到唐代,诗人吴筠有诗云:“道士衣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由此可想,龙虎山当时的道观规模已不一般。南唐保大八年(950)御敕二十一代天师张秉一在此建“天师庙”。宋元?元年(1086)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重建。崇宁四年(1105)《水浒传》中的神童天师张继先由于当时医治瘟疫有功,得到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的器重,奉敕修建,赐额“演法观”。元咸淳七年(1271)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重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敕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重修,并改额“正一观”。旧制:正殿五间,祀祖天师和王、赵二真人鎏金铜像。左右两庑各三间。正殿后玉皇殿五间,东西钟鼓楼。二年后又敕改建。万历七年(1579)遗太监杨辉督修。万历三十九年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复修,时增正门三间,丹房六间,庖?(厨房、浴室)皆具。天启三年(1623)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复修,一如旧制。
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拨帑钜敕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重修,改玉皇殿为玉皇楼,余如旧。雍正九年(1731)世宗特赐帑金,明遣大臣重修龙虎山庙宇。复命署理五十六代真人张昭麟协理,给秀田以永香火,且严禁族家人不得到观侵损以崇祖祠。凡阅九月告成,其制:正殿五间,重檐丹楹,彤壁覆以碧琉璃瓦。东西周庑各十间,环以朱栏,元坛殿三间,在东庑中。从祀殿三间,在西庑中。仪门三间,朱扉金铺铜沓冒。阶下钟鼓二楼,凡殿楼门庑梁栋俱饰彩绘。正门为阙者三,中额曰:“正一观”。阙门皆朱漆铜沓冒。门外幡杆二。正殿后楼房五间。自阙门至楼前,甬道阶级皆甃以巨石。丹房三间,在大殿西。丹房后楼房三间,左右披厢各一,备庖湢。红门一座,在正殿东北隅。门外有祖天师张道陵的炼丹岩,濯鼎池诸古迹。时观敕田共三百余亩,永免差徭。嘉庆二十年(1815)五十九代天师张钰蒙恩,借帑复建,一仍旧制。
道教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走下坡,宫观建筑便在风雨飘摇中生存。1947年,国民党的军队驻扎在正一观内,临走的那天晚上,因马夫失火,这座千年古观、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正一道祖庭、世袭天师及其弟子祀祖阐教的活动中心龙虎山正一观便化为灰烬,成为历史的一大遗憾。
在宗教信仰与旅游开发的感召下,1994年中国龙虎山第四次道教文化活动周期间,龙虎山风景旅游管理局投资重建了正一观的院墙。
现在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
(摄影:蓬莱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