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上海崇福道院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崇福道院,俗呼圣堂,是沪上一座历史悠久的正一派道观,在现灵岩南路、杨南路的交接处,相传1700年前,为东吴大将陆逊的家庙,北宋间,徽宗皇帝大力提倡道教,於宣和元年(1119)赐匾额为“崇福道院”香火称盛,保一方平安,为地方及周边地区名观。杨师桥,相传塾师杨姓建明正德庚午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崇福道院陆天定募捐重修,瞿凌空有记。

至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三林庄,未犯道院,周遭数里,赖以得安,嘉靖三十八年里人革故改新,重建崇福道院,按察使奚良辅作《崇福道院碑记》至清光绪中叶,大殿倾圯,神像已在淋灸中,邑人曹骧等捐募,重修大殿有《重建大殿记略》云:光绪甲申岁,中东启衅,余当金陵,台湾等处,探报之役。某夕,梦至浦东扬师桥地方,见有一庙,旁人曰:此前代倭寇来时所建,比入庙,阒无神像,醒而异之,越数日,有该镇戚来,余告所梦,曰:异哉,何神之灵也。镇南里许有庙,曰:崇福道院,中奉真武帝像,前明颇著灵应,相传倭寇不近此庙,地方赖以安谥,读明奚良辅记,有云:倭人作变,戕害海民,特兹一方,保障安年,其明征也,今者大殿倾圯,神像已在淋灸中,子梦见庙中无像,殆神己舍此圯庙而去乎?余曰:有是战,何梦之适相值於此时也,今北方有警、帝为北方神,必有默为呵护,以遏敌氛者,是庙之修,尽不容缓,次年春和议成,於是邀集城乡诸董,陆续募得捐款四千余金,择十月初二开工。前一日匠首运木八百株,由黄浦入扬师桥港。桥以南,蜿蜒二三里至庙,久淤不通,因雇夫五六十名,候庙浜备搬取。讵木到时,潮忽涨数尺,由是顺流直至庙壖,远近传为异事,越明年工竣,秦明经荣光撰联云:三百年庙貌聿新,海上灵潮竞送到千章神木,一再劫兵灾独免,云间福地,弥羡兹四野黎民,盖记实也,时光绪二十二年十月(1896)。

庙院左右有古银杏二株,东首一株,叶作榆式,盖鸟衔榆子,寄生於树穴中也,相传某年,雷击断一树枝,粗大无比,道院将其加工成长凳,竟八十余条。

殿南两廊,向供十殿阎王,今已零露,殿后有楼,大半已倾颓矣,每年於三月十五日香讯极盛,各地小贩聚集于此,北连杨思,南接三林,庙会影响波及江浙,而庙中开销半取於是,大殿中奉真武帝像,傍两壁刻三十六天将,殿西此间,奉东岳圣帝《灵笤碑记》石在玄帝殿前西壁《崇福道院膳田碑记》石在崇福道院第一埭西壁,道院在重修大殿的过程中,还制作了大殿前廊看柱一对——石雕盘龙柱,花冈石质,直径0.5米,两柱各雕盘龙,抱柱蜿蜒,煞是生动,惜“文革”中被击断,原存闵行区文化馆,今已不知下落,清末道院住持洪兰卿,本镇西林街人。

民国二十五年(1936)道院日形凋敝,杨思乡绅任兆铨,发起重修道院,并将其改为三埭进深,门埭为灵宫殿,中埭东厅为城隍殿,西首为鲁班殿,后殿为真武殿,主供真武大帝,像高3米多,案前为张窦二将,两旁设三十六天将,后天井两厢供十殿阎王,三林名士朱天梵先生作《重修圣堂碑记》并刻石为记,民国道院住持朱菊林,本镇西林街人。“文革”中道院活动被迫取消,道院神像被捣毁,庙宇殿堂面目全非、为胜丰村养猪场,古迹文物皆遭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落实,道教活动得以恢复,1987年在上海道协的关心下道院边修边开放,修建后的道院,仍为三埭进深,殿堂庄严,庭院宽敞,神像肃穆,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活动场所,四方八面的善男信女,云集道院,进香朝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呈现出一派风调雨顺,庙运兴盛的祥和气像。

2001年,新任道长为使道院更趋完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加以整修,并得到了众善信的支持,最后埭的大殿,翻建成两层,面貌一新,金碧辉煌,红墙壁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巍巍道院名著一方,位于杨南路的正门上悬有匾额,“崇福道院”,里人唐敬丝书,上方的匾额“圣堂”里人朱仁冬书。

2006年道院恢复了传统的三月半庙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崇福道院申报“三月半”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级申报成功,2007年四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副主任周慕尧、周禹鹏、刘伦贤、胡炜等领导视察了崇福道院,新区人大主任、李梅、新区统战部长张静,副部长胡志国、三林镇长储民昌、书记李泽龙等视察了崇福道院。 如果从三国算起,圣堂已有1700多年的香火,如果从北宋徽宗赐额算起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千年的岁月,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等不同历史时期,崇福道院几度重修,香火不衰,特别是1987年恢复至今在短短的30年中,崇福道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一个道院的兴衰,我们分明感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和中国道教的巨变。